涉及北三县所有家庭,年底实现!不执行或将面临罚款!
《方案》提出,完善源头减量措施,加快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,率先在部分地区、部分领域禁止、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、销售和使用。高标准建设垃圾分类处理系统。市区及各县(市、区)补齐垃圾处理设施短板,各类生活垃圾处理设施能满足垃圾分类现阶段需要。将垃圾分类纳入绿色家庭、绿色学校、绿色社区、绿色商场的创建标准。2020年底,各县(市、区)所有中小学每学年开展不少于2课时垃圾分类教育。市主城区内大型商场启动垃圾分类。
目前,距燕郊一河之隔的北京已启动分类垃圾管理,针对不执行分类处理的用户,相关部门已查出2千多起,后期还可能面临罚款的可能。据通州时讯报道:全市城管执法系统开展第四次生活垃圾分类专项执法行动,重点加大对个人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的执法检查力度。据统计,5月1日至7月21日,全市城管执法部门共立案查处生活垃圾分类违法行为6168起,其中查处个人违法行为2783起,占比45.1%。
而据新修订的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》,个人违反条例的先行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,如小区物业、垃圾桶值守人员等进行劝阻;对拒不听从劝阻的,城管执法部门给予书面警告;再次违反规定的,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;依据规定应当受到处罚的个人,自愿参加生活垃圾分类等社区服务活动的,可不予行政处罚。
垃圾分类,小习惯透视大文明。据廊坊市建委的方案要求:严格执行分类收集规范,杜绝混装混运,完善双向监督机制,探索建立“不分类,不收运”的倒逼机制。建设简便易行的分类投放系统,合理设置居住小区、公共机构、商业和办公场所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容器、箱房、桶站等设施设备,推动生活垃圾定点分类投放。同时抓好示范片区建设,以居民社区为单元,开展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,落实示范街道主体责任,将垃圾分类工作落实到人。2020年底前市主城区、北三县等率先实现全覆盖。
来源:廊坊日报、北京通州发布、燕郊在线等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
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: 大厂通